大象新聞記者 梁新慧
深埋地下的供熱管網,一旦老化爆管,將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。5月25日,大象新聞記者在鄭州市防疫路上看到,該路段地下的老舊供熱管網改造已經啟動,預計6月中旬完工。
來自鄭州熱力集團的數據顯示:今年鄭州市計劃改造老舊供熱管網125項、41.15公里,目前該工作已經全面鋪開,力爭10月底前全部完工。
(調整管位)
【現場】防疫路改造如火如荼,預計6月中旬完工
5月25日上午,鄭州市金水區防疫路(金水路——優勝南路)上,東半幅道路已經全部建起了圍擋,西半幅路段保持正常通行。整條路段正在進行的,是老舊供熱管道改造工程。
大象新聞記者進入圍擋內發現,深1.5米、寬1.2米左右的溝槽已經開挖完畢,一節節直徑250毫米、長12米的嶄新保溫管道,分布在溝槽之內,等待施工人員的對接。
(改造現場)
記者在現場看到,八名施工人員分布在多個作業面,有的在加固支護板,有的在調整管道的位置,有的在往外鏟土清理作業空間,而六名焊工也準備就緒……
“防疫路(金水路-優勝南路)供熱管網建于2001年,直徑150毫米,全長238米。由于管網老化和部分管段銹蝕嚴重,近幾年已出現泄露情況。防疫路屬于繁華地段,人流量大,一旦出現爆管事件,將對周圍居民人身、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,因此,這條道路被列入今年的改造計劃中?!编嵵轃崃瘓F管網工程管理部區域負責人黃鶴鳴說,他們于5月17日晚進場施工,施工期間封閉防疫路東半幅人行道、西半幅機動車道保持通行,而在各單位、小區出入口處,他們全部架設了30毫米厚的鋼板,而出入口兩側則采用透視圍擋,保證過往行人和小區居民出行安全通暢。
(加固支護板)
黃鶴鳴說,為改善周圍用戶用熱質量,防疫路地下管網改造之后,管道直徑將由此前的150毫米增加至250毫米,管徑幾乎增加了一倍,可以有效提高老用戶的用熱質量,與此同時,也滿足周邊其他新報裝用戶用熱需求。
據悉,石橋街1號院是一個老小區,直到去年才進行改造,加裝了供暖設施。而在防疫路老舊管網改造結束后,該小區將于防疫路管網相連,今冬有望通暖供熱。
(清理作業面)
“為盡快完成改造,減少對周邊商戶及居民的出行影響,工期壓縮至一個月。 ”黃鶴鳴說,按照鄭州熱力集團要求,他們將加快施工進度,安全有序趕工期,爭取早日完工,還路于民。
【數字】發現一處改造一處,今年計劃改造125項41公里
防疫路老舊供熱管網改造,其實只是鄭州市老舊供熱管網改造的一個縮影。
“為有效提升鄭州市供熱管網監管、維護和運行水平,保障全網安全穩定運行,根據鄭州市委、市政府工作部署,我們不斷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力度,對供熱區域內運行年限20年以上或材質落后、管道老化銹蝕嚴重、存在安全隱患的老舊供熱管網,全部更新改造,有效消除熱力管網安全隱患,能改盡改,徹底解決困擾供熱生產的’老大難’問題,補齊短板,提升全市熱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?!编嵵轃崃瘓F有關負責人表示。
(防疫路上,部分完成焊接的管道)
據悉,今年鄭州熱力集團計劃改造老舊供熱管網125項,總長度41.15公里,其中老舊一次網48項28.56公里,老舊一次支網77項12.59公里。它們分布在七個行政區,其中中原區14.71公里、二七區11.27公里、金水區9.81公里、管城區4.59公里、鄭東新區0.36公里、航空港區0.31公里、惠濟區0.1公里。
作為建設中的國家中心城市,鄭州市對老舊供暖熱管網十分重視。今年年初,鄭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《鄭州市老舊管網改造提升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》及《鄭州市老舊供熱管網改造提升工作專案》,鄭州熱力集團第一時間召開老舊管網提升改造工作推進會,要求對今年排查出的老舊一次網和一次支網應改盡改、不留死角。
(放入溝槽的管道)
早在3月22日供熱結束后,鄭州市就按照先易后難、協同推進的原則,對不涉及道路開挖、與水氣等管線單位不重合的改造項目,具備條件的率先開工、全力推進,實現“開門紅”。截至5月24日,鄭州熱力集團已開工老舊供熱管網改造71項,累計完成改造5.22公里,力爭10月底前完成2022年老舊供熱管網改造工作,為今冬供暖做好準備。
(施工現場降塵作業)
鄭州熱力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,此次改造將結合管網運行年限的增長,以及各采暖季、冷運期間發現的新隱患等情況,對老舊管網改造計劃予以動態調整,發現一處改造一處,不斷提高全市供熱管網的安全性,不斷增強市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。